联系人:陈先生 电话:189 238 77411
地址:深圳市龙岗区宝龙街道龙东社区龙湖路89号A栋404
你敢相信吗?一个举全国之力攻关了整整四十多年都没能拿下的科研项目,最后却被一家卖鱼竿的工厂轻松突破。这个故事并不是小说中的剧情,而是中国碳纤维产业冲破国际封锁的瑰丽史诗。
碳纤维是有机纤维材料在1000度高温下裂解碳化而成的无机纤维材料,具有轻质高强的力学特性。传统的钢管需要三到四个人合力才能抬起,而使用碳纤维制作的话,成年人用一只手就能轻松搬动,而且碳纤维的强度是钢材的5~7倍,同时还具备耐高温、耐腐蚀等多种特性。
凭借着如此优异的性能,碳纤维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被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军工等领域,成为发展国防军工的重要战略物资。然而,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,中国对碳纤维哭天无路、求地无门。
1962年,长春应用化学所开始研究碳纤维的制备,但直到进入21世纪,在接近四十多年的时间里,中国仍然未能在碳纤维材料的规模化量产上实现突破。尽管有关部门尝试引进国外产线来实现国产化,但最终都遭到了西方世界的封锁禁运。
中国的碳纤维产业陷入了至暗时刻,直到山东威海的一家渔具企业横空出世,这也被称为中国碳纤维的奇迹。
1995年,光威鱼竿有限公司推出了国内第一支自主品牌的碳素鱼竿,填补了市场空缺,迅速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渔具厂商。但由于依赖日本厂商供应碳纤维材料,光威鱼竿经常面临日本厂商的涨价和供应不稳定的问题。
为摆脱对日本供应商的依赖,光威鱼竿的老板陈光威决定自己生产碳纤维复合材料。1998年,光威鱼竿引进了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,解决了生产原料的问题。
2005年,光威复材通过国家863计划验收了T300级碳纤维生产线。尽管实现了量产,但在产品性能上,中国与日本、美国等厂商仍有差距。
然而,中国碳纤维产业并没有止步于此。中复神鹰突破碳纤维干喷湿纺工艺,完成了T800级碳纤维研发与产业化。中复神鹰与东华大学联合研究实现了T1000级碳纤维技术鉴定,进一步推动碳纤维产业的工程化进程。
2022年8月15日,上海石化旗下的国内首套48K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实现中期交工。中国碳纤维产业通力合作,使得我国碳纤维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。目前,中国碳纤维年产能已达到6.34万吨,占全球总产能的31%。
从落后到领先,中国碳纤维产业在重重封锁中突围,展现了中国制造业的实力和创新能力。未来几年,中国碳纤维产能将接近30万吨,届时中国将独占全球60%的碳纤维产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