碳纤维用“新”托举未来 我国新材料产业进入发展新阶段

我国在碳纤维技术领域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重大突破。在国产超高性能碳纤维规模化生产方面,长盛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大学协同攻关,成功实现了T1000级碳纤维的规模化量产,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同级水平,合格率大于95.6%。这一突破不仅打破了国外长期的技术封锁,还填补了国内空白。
在高强度碳纤维技术研发上,我国也取得了显著进展。从早期受到美日等国的技术垄断,到如今自主研发并实现量产,我国的高强度碳纤维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。例如,我国成功研制出的高强度碳纤维材料,其强度远超传统碳纤维,在航空航天、汽车制造、体育器材等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。
此外,中国石化在大丝束碳纤维领域实现了从12K到48K的重大突破,成功建成首个万吨级48K大丝束碳纤维工程第一套国产线。这一成果使得我国碳纤维生产技术和产能达到全球先进水平,为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我国碳纤维技术的这些重大突破,不仅彰显了我国科研人员的智慧和努力,也标志着我国在碳纤维领域逐渐摆脱国外技术垄断,正朝着世界领先水平迈进。未来,我国在碳纤维技术领域有望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,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作出更大贡献。
碳纤维市场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。
从全球市场来看,2023 年全球碳纤维市场规模为 74.95 亿美元,预计在 2023 - 2028 年将以 12.48%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。PAN 基碳纤维市场占比最大,连续碳纤维占据最大市场份额,复合材料应用主导市场,风能领域碳纤维市场需求增长显著。欧洲是最大的碳纤维市场,其航空航天工业占据重要份额,未来有望持续增长。
在国内市场,碳纤维行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,2022 年中国碳纤维市场规模为 128.1 亿元,同比增长 20.69%,预计 2023 年市场规模将达 153.7 亿元,2024 年将达 171.4 亿元。国产碳纤维供应量也在不断增加,2022 年达到 4.5 万吨,首次高于进口量。碳纤维的需求量持续增长,2022 年总需求为 7.44 万吨,预计 2023 年将达 8.23 万吨,2024 年将达 8.97 万吨。国产化率也在逐步提高,2022 年约为 50%,预计 2024 年将达 61%。
碳纤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驱动因素众多。下游应用领域需求的增加是关键因素之一。在航空航天领域,碳纤维用于制造飞机结构等部件,以提高飞行性能和燃油效率;汽车工业中,用于制造高性能赛车和豪华汽车的车身和零部件,实现减重和提高安全性能;风电领域,碳纤维用于制造风力涡轮叶片,延长叶片长度并提高发电量;体育用品领域,碳纤维制造的器材更轻便、坚固。这些领域对碳纤维的需求不断上升,推动了碳纤维市场的发展。未来,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,碳纤维市场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。
部分企业追求短期利益,导致碳纤维产业出现同质化竞争现象。这些企业为了快速获取收益,忽视了产品的研发创新和质量提升,使得市场上充斥着大量性能相似、品质一般的碳纤维产品。这不仅削弱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,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。
此外,碳纤维行业还面临着原材料供应不稳定和价格波动的挑战。碳纤维的主要原材料聚丙烯腈的供应受到多种因素影响,价格起伏不定,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生产风险。
同时,碳纤维行业的技术研发投入相对不足,一些关键技术仍有待突破,限制了产品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和应用领域的拓展。
  1. 技术创新为碳纤维产业带来升级契机。新的制造工艺和技术不断涌现,使得碳纤维的性能不断优化,成本逐渐降低,为其在更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。
  1. 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。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,推动碳纤维产业的发展。例如,在产业规划中明确碳纤维的重要地位,加大对研发的资金投入,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发展。
  1. 随着“双碳”目标的推进,碳纤维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。如风电、光伏和氢能等领域对轻量化、高强度的碳纤维材料需求旺盛,为碳纤维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。
综上所述,碳纤维产业在面临诸多挑战的同时,也迎来了众多发展机遇。只要企业能够加强技术创新,充分利用政策支持,积极拓展应用领域,就能够实现产业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。

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
粤ICP备2023121641号